论坛指出,家庭是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有效的家庭政策应从控制转为支持,从监控转为赋权,从单向管理转为合作参与。只有通过尊重家庭、倾听他们的经验与见解,社会才能提供真正有效的支持,帮助人们摆脱贫困,打破代际循环,构建公平与包容的社会。
2025 纽约预竞标峰会(Prebid Summit) 聚焦AI进化和互联网进化
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发言中表示,贫困并不会剥夺人的尊严,但它阻碍了人们过上充实生活的权利。他指出,法国之所以能推进消除贫困政策,是因为公民社会的觉醒和团结让政府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她呼吁各国政府将反贫困政策置于公共议程的核心,通过教育、健康、住房与社会保障政策为家庭提供稳定支持,并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更加公平的资源分配。
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贫困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正义与人权问题。论坛重申,贫困者自身的声音应成为政策制定的起点,他们的经验是最宝贵的资源。
国际消除贫困日的起源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7日,第四世界扶贫运动创始人约瑟夫·雷辛斯基在巴黎人权广场召集十万人,向极端贫困者致敬。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47/196号决议,正式将这一天定为国际纪念日,呼吁全球携手实现“在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
论坛最后强调,距离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仅剩五年,世界必须加倍努力。贫困的根除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人类尊严与社会公正。唯有让家庭获得应有的尊重与支持,世界才能迈向更加和平、公平与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