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合国总部的静谧庭院里,和平钟的声音再次回荡。今年的国际和平日敲钟仪式呈现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画面: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与第80届大会主席共同出席,并分别敲响和平钟。在全球冲突加剧、多边体系承压的背景下,联合国两位最高政治职务人士联袂发声,本身就传递出一种强烈讯号——和平需要集体领导力,而非象征性祝愿。

名人媒体

 

名人媒体记者述评:和平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行动

据报道,自 1982年国际和平日首次纪念活动起就由联合国秘书长敲响,象征国际社会对和平的承诺。四十余年来,敲钟已成为联合国对世界发出的年度提醒:和平不是必然,更不是永恒。今年秘书长与联大主席一起出席敲钟仪式,则在传统仪式中加入新的政治象征:在分裂的世界里,和平必须由更多力量共同承担。

在仪式现场,古特雷斯的讲话格外直白:“和平不会随意到来,而是通过勇气、妥协,尤其是行动铸就。”在国际政治语境中,这类直接的语言并不常见。他呼吁“让枪炮沉寂”,推动外交、保护平民、捍卫联合国宪章。他更进一步指出,现代冲突的根源已经超越战场范围:“我们必须行动——解决不平等、排斥、仇恨言论以及气候混乱等问题。我们必须行动——在预防、对话和信任建设方面投资。”

这些表述与他近期在安理会会议上的讲话形成呼应。当时他明确警告:“Peace is never automatic. Peace demands action. And peace demands leadership.”和平不是自动驾驶模式,而是需要国家决策者主动的责任和勇气。在地缘政治裂缝不断扩大的今天,他直接点名某些国家对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侵犯,呼吁安理会展现真正的团结,“因为一个团结的安理会,才能为和平做出重大贡献。”

古特雷斯还对联合国自身提出了行动要求。他指出,维和行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气候危机、跨国犯罪、科技冲突、信息操控……都让现代战争的面貌远离传统模式。“现在是继续调整、改革我们的和平行动的时候了。”他说,维和必须具备更大灵活性与适应性,而不是停留在过去的框架中。

和平钟敲响的那一刻,人们或许能短暂忘记世界的纷扰。但钟声不会替世界带来和平,它只是提醒我们:和平的到来取决于人类是否愿意采取行动。

今年秘书长与大会主席肩并肩敲钟,正是在告诉世界——面对共同危机,和平需要更强大的集体意志,更坚定的政治责任,更具体的实际行动。

和平是美好的,但必须行动。这是联合国的立场,也是当下世界最现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