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媒体评论员:二十二年前的今天,2003年8月19日,巴格达运河酒店遭遇恐怖袭击,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的22位同事遇难,其中包括秘书长特别代表塞尔吉奥·维埃拉·德梅洛。这场爆炸不仅震撼了伊拉克,也成为联合国历史上最沉痛的记忆之一。




播放器加载中....

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纪念仪式上,副秘书长阿图尔·卡雷怀着深切的敬意发言。他强调,运河酒店不仅是联合国在伊拉克的任务基地,更是联合国存在与使命的象征。袭击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它代表着和平、尊严与正义。他呼吁:“今天,当我们敬献花圈时,让它成为我们的承诺:我们不会忘记,我们将继承他们的遗志。”


伊拉克常驻联合国代表卢克曼·阿尔法大使的讲话充满感慨。他回顾了当年惨剧,并提及六年后的同一天,伊拉克外交部再次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导致47人遇难。他说:“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伊拉克将坚定不移地与国际社会并肩作战,支持人道主义者的努力,打击恐怖与暴力。”他的言辞显示出伊拉克对联合国的感激,也流露出对持续和平的渴望。


而来自安全常设委员会的代表阿卜杜勒·阿拉希德,则把话题引向当下。他指出,今年已成为迄今为止对联合国人道主义工作者最为危险的一年,已有380起袭击事件,造成超过120名援助人员遇难,其中近三分之二死于加沙,仅联合国救济总署就有243位员工殉职。他沉重地问:“那些对援助人员和平民死亡负有责任的人,怎么能继续不受惩罚?”这不仅是对恐怖分子的控诉,更是对国际社会的拷问。




我们认为,这三位发言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记忆不仅属于过去,也关乎未来。副秘书长的发言强调了联合国的价值与承诺,伊拉克大使的言辞表达了受害国的痛苦与抗争,而阿拉希德的呼吁则凸显了当下对人道主义工作者安全的迫切关切。三者汇聚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国际社会面对恐怖主义挑战的生动画面。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杜雅里克·德拉里维埃 UNSG Spokesperson: Stéphane Dujarric de la Rivière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恐怖袭击并未因时间推移而消退,反而在某些地区愈演愈烈。纪念活动若仅停留在仪式层面,就无法回应遇难者的牺牲。真正的纪念,必须是行动:要加强对人道主义人员的保护,要推动国际法与问责机制落到实处,要让人道主义工作不再成为暴力的牺牲品。


当鲜花敬献、默哀肃立之际,名人媒体愿与所有与会者一同强调:继承他们的遗志,不仅是哀悼,更是责任。每一条逝去的生命,都在提醒国际社会,和平与尊严不是抽象的词汇,而是由一代又一代奉献者用生命书写的承诺。真正的缅怀,是让他们未竟的使命在今天继续延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