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FriendshipArt.com

和平友谊艺术网

 (美国名人媒体基金会)

In countries and regions where those YouTube channels are blocked, you can click the image above to watch the live stream.
联合国网络电视直播
播放器加载中....
名人媒体基金会和平电视 PeaceTV 为世界和平和联合国国际事务服务
播放器加载中....
Celebrity Media Foundation and PeaceTV serve world peace and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affairs
播放器加载中....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黎巴嫩新闻发布会及答记者问

“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2024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行全体成员及省、市领导等在福建及陈嘉庚纪念馆门前合影。

记者袁艳:【核心提要】: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由中国侨联主办、福建省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2024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行活动,5月15日-17日来到嘉庚精神发源地——鹭岛厦门,寻嘉庚之风骨,扬嘉庚之精神。16日晚,夜幕降临,晚风习习,20点记者经抗战英雄后代的介绍,在本次采访团入住的万达嘉华酒店咖啡厅,如约与远在泉州专程驱车100多公里前来这里的一一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名誉馆长、泉州市嘉庚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林少川先生,面对眼前摆放的整套多本先生编著的“南侨机工”书籍,记者就陈嘉庚与南侨机工有关历史事件与林馆长进行了回忆与独家专访,从而让我们一起穿越那个特殊的战火岁月。(以下简称:记者、林馆长)

记者:林馆长今年十月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久闻您毕生倾心血40多年对陈嘉庚先生研究颇深,著作颇多,对您十分钦佩,请您先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林馆长:谢谢您!能接受国际记者采访,我很高兴,更为荣幸。我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名誉馆长,也是泉州嘉庚精神研究会副会长,目前先后著有《陈嘉庚与南侨机工》(1994年版)和《烽火赤子心: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2015年版),主编了“大型南侨文史丛书《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南侨机工纪实录》和《南侨机工图文录》(2021年版)等书,曾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但这都已是老黄历了。

记者:但历史不会老去,而且越老越弥足珍贵,您看,陈嘉庚150周年诞辰,马上就要到了,把你请出来,约访您就是要借助您倾心40多年的研究,重现一下那段历史,让更多的华人华侨及青少年,弘扬和传承嘉庚精神,请您先说说那段历史的时代背景好吗?

林馆长:好!这是让人心灵值得永远铭记的一段历史,也是陈嘉庚先生引领南洋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壮举。85年前(1939年),在国家危难之际,3200多名南侨机工,就是响应他的号召,毅然回国参战的。40多年来,我一直专注这个领域,可以说,倾注了我人生的全部汗水与心血。

记者:好!您能说下是如何与陈嘉庚研究结缘的吗?

 林馆长:我与南侨机工的缘分,由来已久。我出生在泉州,又在双阳华侨农场做过知青,恢复高考后,我考进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读了历史系,出于对陈嘉庚的感激,以及对华侨史的兴趣,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泉州华侨大学,并执教华侨史,转眼之间,40多年过去了,但陈嘉庚的事迹,仍然历历在目。

记者:华侨史与陈嘉庚,两者之间,跨度很大,你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林馆长:这得益于我认识了一个南侨机工老人。

记者:谁呢?

林馆长:蔡汉良老先生

正值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1985年8月15号日本投降日,林少川(右)在华侨大学首次釆访南侨机工蔡汉良(左)

记者:又有故事啦?

林馆长:是呀!当时,正值1985年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经人介绍,我对话了蔡老先生并且是在华侨大学陈嘉庚纪念堂完成的这次对话。蔡老他讲述了3200多名南侨机工英勇悲壮的历史,他们告别南洋、回国抗战、滇缅公路上出生入死的场面,以及他们战后沧桑而曲折的经历,包括蔡汉良老人一直珍藏的照片、奖状、证明书和纪念章,琳琅满目,闪闪发光,摆在我的面前,一下子将我震撼了……

1984年6月28日福建省汽车运输公司泉州分公司南安车队介绍公函(关于蔡汉良要求退休后将户口从永春迁往原籍南安)

1985年10月,林少川写一封介绍信由蔡若水带到北京面见全国侨联副主席庄明理,协助蔡汉良落实政策,图为10月15日蔡若水在京致林少川函

回国参战的南侨机工在新加坡集中的情景

说到南侨机工,绕不开滇缅公路。

南侨机工浴血奋战在抗战军事运输线上,图为举世闻名的滇缅公路延长线——贵州“24道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在贵州釆访的许志光,是一位将全家老小送回故乡福建而铁心参战的华侨机工,他始终珍藏着陈嘉庚当年亲笔签署的一封信,信中写道:“华侨青年许志光君,热心国家,此次毅然牺牲原有职业,回国服务司机工作,帮助国家,殊足钦佩。现伊母及其妻子,拟不日遄返原籍安居……希予以特别优待。”这封历经沧桑的珍贵信件,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陈嘉庚先生亲笔签署介绍南侨机工许志光回国服务的信函(1939年3月13日)

而一位被何香凝题词誉为“巾帼英雄”的马来亚华侨机工李月美,女扮男装回国抗战,直到受伤送医才袒露女儿身份,则更富有传奇色彩。

(下图左)有一次,李月美在滇缅公路翻车受重伤,幸亏南侨机工杨维铨及时搭救送医院抢救脱险。后来,李月美与对她精心护理的杨维铨在患难中结成伴侣,被当时海内外报章誉为“当代花木兰”。

驾汽车出事受伤后,李月美仍留在南侨机工车队,1940年改当护士,被誉为“白衣天使”。(上图右)

机工队伍中,还有几位热血的华侨女青年。泉州安溪籍的槟城筹赈会妇女部职员白雪娇,改名雪樵,瞒着双亲报名参加机工队,临行留下一封家书,信中写道:“亲爱的父母亲,别了,现在什么也不能阻挠我投笔从戎了……此去虽然千山万水,未卜安危,但是,以有用之躯,在有用之日,尤其是祖国危难的时刻,正是青年奋发效力的时机。”

这封信的全文发表在1939年5月19日的《光华日报》上,至今已85周年了,现在读来,依然令人振奋!

记者:这些发现,弥足珍贵!

林馆长:是啊!当时我想,这样的历史,这样的壮举,为何40多年来,没人知道呢?于是,我决定下决心把他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后来便写出了《一个华侨机工的经历——记滇缅公路的南侨机工蔡汉良》一文,成为了华侨大学的历史教材。此后,我又写了《记滇缅公路的南侨机工蔡汉良》一文,并由我的母校厦大老师陈毅明教授(时任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华侨博物院院长)将它转呈陈嘉庚之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长陈共存先生,从此,他的事迹,便引起了高层重视,并列为重点专门研究课题。

1987年,陈共存先生 (左)在厦门宾馆接见林少川 (右),鼓励并资助赴全国各地调查研究南侨机工历史

记者:故事越来越感人更精彩呀!

林馆长:精彩的,还在后面。自此之后,在陈嘉庚之侄陈共存先生的大力支持与资助下,我孤身一人,沿着滇缅公路考察南侨机工史迹,先后去了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8省64个市县100多位南侨机工,做了专门的调查与采访,写出了《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一书,抗战胜利50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后来中国中央电视台又将该书改编为五集《南侨机工》专题纪录片,于1995年最早在央视首次播出并获奖。

1994年林少川出版30万字、图文并茂的《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一书向抗战胜利50周年献礼;2015年,又将《陈嘉庚与南侨机工》一书进行修订,以《烽火赤子心: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为书名再版,向抗战胜利70周年献礼。

记者:这真是个厚重的大礼!

林馆长:是的,不错!

记者:“据我的了解,当时3200多名回国参战的南侨机工中,在抗战中牺牲的有1000多人,战后复员南返的有1000多人,其余的1000多人留居国内,是这样一个情况吗?

滇缅公路,山高路险,稍微不慎,便车毁人亡。

林馆长:对,完全正确!

值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雄伟壮观的“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在滇缅公路中国段终点畹町落成

2005年德宏州人民政府立(由南侨机工林福来之子、全国政协委员林晓昌捐建)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在畹町落成(2015年7月7日,云南畹町)

林馆长:在南侨机工的采访中,我见到了最后一位幸存者。

记者:哦,他叫什么名字?

林馆长:蒋印生

全球最后一位南侨机工蒋印生(左)生前与林少川(右)的合影,身后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珍藏的抗战军事运输车辆

林少川主编的大型南侨机工文史丛书《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图左)《南侨机工纪实录》,(图右)南侨机工图文录》于2022年正式出版发行,图为该丛书封面,封底印有“三千英雄卫家国,如今全球剩一人”的蒋印生照片,特别震撼。

林馆长:他叫蒋印生。我主编了一部丛书,叫《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在这本书的封底,我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叫“三千英雄卫家国,如今全球剩一人” ,它就蕴含了这段抗战历史的全部意义!

记者:是啊!听的我好感动更很有意义。你写的书,你写的南侨机工的书,第一部是给抗战胜利40周年献礼,第二部书,是给抗战75周年献礼,而这一次,我们这个采访是给陈嘉庚先生150周年诞辰献礼啊它意义非凡,穿越了历史,也穿越了时空。大家知道,陈嘉庚先生的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相信他所代表的爱国精神,他留下来的嘉庚精神,必将继续在祖国发展新征程中熠熠生辉……

记者:我们得知这些年泉州和厦门对您做了很多宣传报道,那么中国国家多个主流媒体都对您有什么报道、影响如何?您先后都获得了哪些荣誉?

林馆长:我第一次接触南侨机工从釆访蔡汉良开始虽属偶然,但接下来一做就是40年,先后著作有:《陈嘉庚与南侨机工》(1994年版),《烽火赤子心: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2015年版),以及《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南侨机工纪实录》与《南侨机工图文录》)等,当2022年南侨机工丛书《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正式出版发行之际,6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南侨机工文史丛书<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出版发行,记住南侨机工热血报国的那段历史》为题报道:“南侨机工,这个海外华侨参与抗日战争的代表性群体,再次引发侨界关注。那段烽火燃烧的岁月随着新书的出版,又一次从历史深处走进公共视野。”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于2022年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发表记者文章:《追寻南侨机工的日子》,报道我讲述“南侨机工: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故事,当天《追寻南侨机工的日子》一文,浏览量高达100万,时至今日,浏览量已经超过150多万了。多年来我应邀到全国各地讲述南侨机工故事,经“第五届国际中国公益事业大典组委会”评选荣获“爱心公益大使”,于2022年3月17日出席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又荣获“2023年度公益爱心使者”,于2024年1月17日出席北京盛典,并以《林少川:40年专注南侨机工研究——世上再无南侨机工,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为题,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并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记者: 百年历史积淀,赓续嘉庚精神。未来您还有什么具体打算!

林馆长: 从南侨机工历史记录者,到这段历史生命的延续者,如今我“退而不休”,忙得不亦乐乎,感到欣慰:这些年在海内外共同努力下,南侨机工研究由“冷门”变成“热门”,那群卫国者被清晰地还原出伟岸的模样。40年前南侨机工鲜为人知, 而现在提起南侨机工,全国乃至世界不少人都知道这段历史。我认为.这段历史记忆不仅属于华人华侨,也为全人类历史留下璀璨的精神旗帜。2018年,“南侨机工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名录》,这些档案经汇总整理,共850卷,涵盖1937年至1948年,包含电文、公函、表册、照片等,真实记录了抗战期间3000多名南洋华侨志愿回国抗日的全过程。时光飞逝,2022年10月29日,世上最后的一位南侨机工——蒋印生在重庆与世长辞,很快的“3200名南侨机工已全部离世”这个消息迅速登上了全国热搜,阅读量高达1.4亿,无数的网友纷纷留言:一定要记住南侨机工热血报国的那段历史。这一天以《世上再无南侨机工 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为题的“热搜”特别引人注目:此前,史称“三千英雄卫家国, 如今全球剩一人”;此后,“世上再无南侨机工,但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记者:非常了不起的林馆长,您说的每一句话、讲的每一段故事也深深的打动和鼓舞着我,更为您40多年的执着所钦佩,我要为您送上一个大大的赞!现夜也深,时钟已指向22点30分,采访今天我们暂时就到这里,我会继续关注您和“南侨机工”,辛苦了林馆长,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采访后林馆长赠书给记者并合影

2024/8/1日记者首次电话连线采访了林少川馆长

记者:继5月厦门对林少川馆长专访后,记者在这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又从官方及媒体里看到了多篇有关对林少川馆长最新的报道,于是日前,记者在北京电话连线了远在泉州的林少川馆长,他通过电话对记者说一一

林馆长:袁记者您好!谢谢您对我及“南侨机工”的持续关注。是的。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给集美校友总会回信10周年,也是南侨机工回国抗战85周年。为进一步宣传弘扬嘉庚精神,全国从中央到地方, 特别是福建、泉州和厦门等地都在举办各种系列纪念活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 我先后应邀在陈嘉庚故乡厦门以及泉州的高校、图书馆乃至部队军营,应邀讲述“陈嘉庚与南侨机工”赤子功勋民族忠魂故事一一纪念陈嘉庚与南侨机工。

 在每去过的会场合,我都与大家分享了《陈嘉庚与南侨机工》《烽火赤子心:滇缅公路上的南侨机工》以及“南侨机工文史丛书” 《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写作的初衷、40年来宣传南侨机工事迹的心路历程,阐述了陈嘉庚先生引领南洋华侨为支持祖国抗战所做的贡献,并与读者们交流互动,探讨宣传南侨机工事迹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以及在当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嘉庚精神,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赓续报国之志等。

林馆长在电话中最后对记者说:历史在传递。从采访南侨机工到被采访,从记录历史到参与把南侨机工故事制作影视作品,我忙碌了大半辈子,无怨无悔。世事沧桑、岁月流转,陈嘉庚与南侨机工的赤子忠心激励着新时代的我们将继续奋勇向前。

注:(文中全部历史照片和近期多场做报告照片均为被访者林少川馆长提供)